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摘 要

  “十三五”期间,凤城市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实现突破,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各项工作和事业稳步

“十三五”期间,凤城市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实现突破,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各项工作和事业稳步发展,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突破

目前,凤城市已系统建立起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和城乡医疗机构建设整体推进成效显著,农村卫生院、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和医疗服务水平都有很大提高,全市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卫生计生事业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为促进凤城市各项事业和谐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整体医疗设施和就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凤城市中心医院完成了消毒中心综合楼、高压氧舱综合楼等扩建工程,医疗环境和技术诊疗设备得到整体改善。投资2.69亿元中医院异地新建项目已投入使用,乡镇卫生院新建1个、改扩建16个。社会办医也有了较快发展,异地新建凤城凤凰(骨科)医院,总投资8亿元,于2016年8月开诊运营。



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基层医疗不断加强

顺利通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验收考核,分级诊疗工作初见成效,积极探索医联体合作模式,进一步确立分级诊疗标准,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防治综合的医疗服务模式,基本实现百姓“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的目标。全面落实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破除“以药养医”机制。

大力加强疫情监测管理工作,有效防范重大传染病疫情。城乡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重点地方病防治已达到国家控制和消除标准,心脑血管防控项目、中国成人慢性病营养调查等工作得到上级项目组肯定。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全面启动等级医院创建、医疗机构校验等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深化“三好一满意”平安医院创建和“五化建设”评比活动,提升医疗单位的内涵和形象。开展“蓝盾”系列行动,大力查处非法行医,进一步促进医疗市场规范化。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乡村医生轮训工作,同时制定方案解决60岁以上村医养老待遇问题,激活公共卫生队伍工作动力。



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明显,中医药事业长足发展

稳妥有序实施生育政策调整完善,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别扶助政策,加强了对生育指标审批权限下放指导,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平台的管理与应用,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两孩”政策平稳实施。认真落实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完成基层中医药服务提升工程。凤城市通过中医达标县验收评审。凤城市中医院引进中医伏贴、踏渍疗法等10多项诊疗项目,并成功举办“膏方节”活动,被评为国家级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凤凰医院副院长代晓红在雷神山医院开展中西医结合疗法被央视报道。



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凤城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和应急管控,近16个月未出现新增确诊病例,始终处于低风险地区。加强境外入凤人员排查管控,对重点地区入凤人员实施闭环管理;突出医疗机构院感防控,落实“一人一诊室、一人一陪护”措施;为企业复工、学校开学开展通风消毒、物资储备、应急处置等方面的指导服务。各医疗机构和疾控部门累计安置集中隔离人员977人次;累计核酸检测57000余人次,做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为企业、社区、敬老院、火车站等重点场所开展预防性消毒,发放各类防疫宣传资料,严防疫情输入和蔓延;累计疫苗接种18235剂次,其中完成第一针接种11888人, 完成第二针接种6347人。卫生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自2020年1月21日以来,不分昼夜,节假日、双休日持续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特别是选派的6名医护骨干驰援武汉、不辱使命,为凤城人民赢得荣誉。同时,在凤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丹东地区率先组建凤城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凤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凤城市卫生健康监督中心并开展工作。



来源 凤城声音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